當前位置:
首頁 >
道旭動態 > 物流業:讓世界感受“中國速度”
物流業:讓世界感受“中國速度”
時間:2019-12-13 10:27:47 閱讀:
物流業:讓世界感受“中國速度”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我國物流業歷經艱苦奮斗取得輝煌成就的70年。物流業是融合運輸、倉儲、貨代、信息等產業的復合型服務業,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物流業為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物流業發展有三個關鍵節點,這三個節點詮釋了我國物流業70年的艱苦奮斗歷程。
第一個關鍵節點是新中國成立。新中國成立之初,“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當時的物流運作方式多數處于人抬肩扛、驢馱馬拉的原始階段。隨著國民經濟恢復和國家工業體系建立,物流活動日益活躍。鐵路、公路和運輸場站等基礎設施開始建設,成立了運輸公司、儲運公司及附屬于生產和流通企業的物流服務組織。物流活動的恢復發展,支撐了大規模經濟建設的需要,為初步建立新中國國民經濟體系作出了重要貢獻。
第二個關鍵節點是改革開放,這是我國現代物流業的萌芽時期。1978年,改革開放大潮興起,物流概念引入我國。自上世紀80年代起,外資物流企業進入中國,傳統國有流通和交通運輸企業涉足現代物流,民營物流企業應運而生,物流市場形成了國有、民營和外資合資企業“三足鼎立”的發展態勢。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家積極推動物流業發展,發布了各項物流業國家標準助力行業發展。
第三個關鍵節點是黨的十八大,我國物流業再次實現質的飛躍。2014年國務院發布的《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把物流業提升到基礎性、戰略性高度。2016年以來,國務院及政府有關部門密集出臺支持物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推進“放管服”改革。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強“物流等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在“現代供應鏈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為新時代物流業和現代供應鏈發展指明了方向。這表明我國物流業進入從“物流大國”到“物流強國”的創新發展新時代。
“改革開放以來,快遞業從1979年發展到今天這樣的水平,在全世界也是絕無僅有的!苯煌ㄟ\輸部原副部長、中國快遞協會會長高宏峰表示,短短40年,中國快遞業務量實現從零到500億件的突破實屬不易。
1980年和1984年,中國郵政先后開辦國際、國內特快專遞業務,開啟了快遞業務先河。隨后,郵政體制改革、居民物品傳遞需求的增長和交通運輸的發展為快遞業崛起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條件?爝f業隨著波瀾壯闊的改革進程成長壯大,快遞業務量自2014年首度超過美國后,持續保持世界第一。到2018年末,快遞業務總量由1988年的153萬件激增至507億件,年均增速高達41.5%;2018年完成快遞業務收入6038億元,占郵政業務收入的76.4%。
從人力肩扛手提的“苦力活”,到自動化智能化運營的“人機協作”;從農民工創業的“草根企業”,到吸引高端人才不斷涌入的上市公司;從單一的快遞業務,到集快遞、快運、金融等多元化業務于一體的平臺,隨著運輸裝備和信息技術的加快應用,我國快遞服務質效逐步提升。據道旭物流了解,到2018年末,國內快遞業擁有專用貨機116架、快遞服務汽車23.9萬輛,分別是2013年的2.1倍和1.5倍,年均增長16.5%和8.8%。
新中國成立至今,我國物流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發展成就,基礎設施條件顯著改善,物流服務水平大幅提升,行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全社會貨運量由1949年的1.6億噸增長到2018年的515億噸,社會物流總額達到283萬億元,快遞業務量突破500億件,穩居世界第一,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物流發展道路。